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七期 |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团委工作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这一天,中华大地充满了仪式感,出现了菰叶裹粽、龙舟竞渡、祭祀江神、门户悬艾、百丝系臂、饮雄黄酒等习俗,一片热闹欢腾之景。
小时候,端午节的印象仅限于对各式各味粽子的迷恋。长大后,对端午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端午节一般认为是纪念投汨罗江自杀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懂得了“恶月恶日”预示着凶险之日,家家都要举行辟邪的活动;明白了“端”者,始也,万物之生,端午节也是对万物诞生的一种纪念。而随着自身阅历的增长,对端午节也有了较深的理解。开始明白节日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端午的基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同样,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文化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失去民族文化为先兆。一句话,文化是精神的载体,自信是民族的灵魂。
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生活的土壤,鲜活地体现在传统的民族文化节日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也要切实把增强文化自信落到实处,从自身做起,过好每个传统文化节日,弘扬民族精神,保持民族特色,增强民族凝聚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进入
新一期的青年大学习
文化自信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
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都离不开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项显著优势。本期网上团课,共青团广东省委邀请团中央青年讲师团讲师,南方杂志社第二党支部书记、时政部主任李焱鑫,为我们专题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力量。
微信公众号关注:奥美高中
阅览青年大学习最新一期文章
点击文章末尾的阅读原文
编辑:刘玥琪
核稿:欧阳伟
上一篇:上一篇:喜报!青年教师刘玥琪荣获全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